中国历史上的治水活动,被看作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,它实际上是人类文明初期的一次伟大实践,也是一次伟大尝试。
这当然是读书人所始料不及的。如果从这个角度看,新儒学显然是继承了孟子的学脉,因此,理学家们以孟子为道统的传授者,而将荀子排除在外。
何妨举世嫌迂阔,故有斯人慰寂寥。[21] 赵岐:《孟子题辞》。[⑦]《春秋繁露·实性第三十六》,第62页。其中最重要者,可以举出以下几点: 1.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说。孟子在这方面作出了特殊贡献。
[47]《程氏遗书后序》,《朱文公文集》卷七十五,中华书局《四书备要》本。举荐过范仲淹的欧阳修,与范仲淹一样推崇孟子,在文章中经常孔孟并提。当我们对于天的不同层面的意义作出解释之后,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了。
但是,它确是有为的,即有某种目的性的。孟子却区分出天爵与人爵,并赋予天爵以新的意义,即尊严和价值意义,并与人爵相抗衡,就说明他对天的极端重视。但这个性,是生物层面的性。有些学者常常把这个命字说成是虚的、空的,意思是根本没有这样的命,或者只是一种道德必然性的表述,但不是来自自然界,而是来自人的纯粹理性,并由此说明孟子是主体论者、自律论者。
仁之于父子也,义之于君臣也,礼之于宾主也,知之于贤者也,圣人之于天道也,命也,有性焉,君子不谓命也。因为在他们看来,如果承认这一点,就是将人降低到自然生物水平,抹杀了人的理性能力或主体意识。
关于心性论,以后还要详细讨论,这里只从人与天的关系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。其所以有争论,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,对于天的解释不明确或有分歧。孟子很重视命的问题,经常谈到命的各种表现,但是,他的说法并不是很一致。然而不胜,是天时不如地利也。
目的的实现便构成天人关系的重要内容,即价值的实现问题。这个意义上的命,其实是潜在的,其真正实现者则是性。虽有恶人,斋戒沐浴,则可以祀上帝。对于后者,我们可以而且必须说,性是由命决定的,由性而成之道,当然也是由命决定的。
这就是物理层面上的天的意义以及认识层面的天人关系。许多学者(如冯友兰、张岱年)认为,孟子所说的天,是价值之天或道德之天,这已经成为共识。
[18] 从上下、朋友、亲亲等伦理关系推到反身而诚的德性问题,进而说明善就是诚的根本所在,以明善为诚身的基本前提,这就是孟子的目的伦理,即以善之目的为伦理所以可能的根据。这是人的道德实践的感性基础。
这就是孟子的天人合一之学,也就是立命之学。对于命定之命,即物理层面的客观必然性,人虽然不能改变,但是,却能够在认识的基础上,以正确的态度对待,避免不必要的后果。比如,天的宗教意义,在孟子这里就大大减少了,而天的价值意义,则进一步突显了。所谓故,按照朱熹的解释,是已然之迹[5],即已经存在或存在过的事迹,但其中又有所以然之故。但是对人而言,只承认这个层面的性,就无法区分人与动物了这是孟子关于天和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。
不是由属性说明实体,而是由功能、作用显现其存在,这也许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。[17]《孟子·告子上》十六章。
存其心,养其性,所以事天也。但这所谓内在,不是说,完全由人心决定的,与自然界毫无关系,并且与自然界彻底二分、完全对立。
这正是物理、生物层面的命的基本特点,它是受自然界因果关系支配的,生死、贫富、贵贱等等就是如此。[11]《孟子·万章上》六章。
但是,当要解决人类道德的最后目的这个问题时,却只能诉之于神学,假定一个创世主。这说明,中国的天人之学,仍在创建、形成之中。孟子却区分出天爵与人爵,并赋予天爵以新的意义,即尊严和价值意义,并与人爵相抗衡,就说明他对天的极端重视。但这又不是绝对的,即不能说,前者只是外在的而与内在性无关,后者只是内在的而与外在性无关。
故者以利为本,这个利字最难解释,如果解释成利益,那么,这句话就应当翻译成,求其已然之迹与所以然之故,是以人的利益为根本。既然道和命是分离的,那就不能说道是由命决定的。
[16]《孟子·告子上》十四章。天是全能的,即自然界是全能的,自然界创造了生命,也创造了人类,人类的一切,包括价值,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界这一生命母体。
现在提出自然界除了物理层面的意义,还有目的、价值层面的意义,正是要突破这种流行观点,回到孟子和中国哲学的原点,以阐明其精神意蕴。仁之于父子也,义之于君臣也,礼之于宾主也,知之于贤者也,圣人之于天道也,命也,有性焉,君子不谓命也。
这是说,事物之性,是以顺应自然为其根本的。先立乎其大者,则其小者不能夺也。前者是人生自由的问题,后者是因果关系的问题,二者并不完全一致的。民意是人的目的,不是上帝的目的,但它能够代表上帝的目的。
知天就是最终知道天的价值意义,原来就在自己的心中,却又不是以心为天,而是以心为天命之所在。这是对于命对人的强大作用及其严重性的一种最明确的表述。
有些学者就是这样解释孟子和儒家的。行其所无事就是顺应自然,不用人力去强制改变事物。
既然讲功能、作用,就与人的存在问题不可分了。天爵、人爵之说,也是如此。
手机:18900000000 电话:010-12340000
邮件:123456@xx.com